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展台资讯

M6米乐APP《设计》杂志|宋协伟:设计的时代

2024-07-14 20:17:42
来源: 网络

  m6手机网页版登录宋协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设计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艺委会副主任、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中国美术馆特聘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评审委员、文化部职称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他是致力于知识持续更新的艺术实践者和设计推动者,关注设计新学科、启迪学术新思想的创新教育者,始终以全球化的思维视角、国家的顶层战略和社会化问题的系统研究推进着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百年以前,狄更斯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一个充满复杂性的时代。百年之后,我们面对着变革更加剧烈,甚至成为常态的时代。

  我的演讲主题是“设计的时代”,将从世界大变局的角度,来讨论与理解设计的时代,重点针对世界、中国、美院三层主体的关键议题来展开:(1)识变:生态危机与社会巨变;(2)应变:新文科与大设计时代;(3)求变:中央美院的设计教育变革。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两个层面的巨变:一个是生态领域的危机,一个是社会领域的巨变。这两个变化都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同时也是相互关联的。

  1.1 生态、社会与人类世。2000年,为了强调今天的人类对地质和生态产生的作用,并重新审视人类已经而且还会继续对地球系统产生的巨大、不容忽视的影响,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认为人类有必要从人类世这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地球系统。他认为,人类的活动已经彻底改变了地球,不仅是地表,而且连地质特征都改变了。费利克斯·伽塔利在著作《三重生态》中说,地球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科技变革,由此产生的失衡最终将威胁到地球表面生命的延续。对生态危机真正且唯一的反应应该是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一场、社会和文化的,重塑物质和非物质资产的生产目标。因此,这场不只涉及大规模可见的关系,更应考虑到感性、智慧和这些分子领域。

  1.2 联合国的回应。为应对接踵而至的危机,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193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这17项发展目标的提出,体现了联合国对于整个地球在新下所面临的生态与社会问题的思考。2020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联合国特别制作了纪录短片《Nations United》。影片深度呈现了当今世界的全球性危机。从新冠病毒到贫穷、从不平等到性别歧视、从气候变化到正义与等,引领大家共同探讨未来十年改变世界的干预措施。与此同时,联合国还在第75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挑战:第一,地缘紧张局势;第二,全球互不信任;第三,气候危机;第四,新冠病毒爆发;第五,数字世界黑暗面。

  2021年,面对持续不断的全球极端气候灾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提出各国制定的1.5摄氏度气温上升上限很可能在2030年就被突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份报告是向人类发出的“红色警报”。他强调,温室气体 “正在扼杀我们的星球”,并使几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全球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的每个地区,其中许多变化已经不可逆转。

  1.3 中国的回应。这种识变不仅来自联合国,也来自中国。早在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就已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习总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时至今日,我国已投身于人类安全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等国际治理体系的建设,并在积极应战“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发挥着大国表率作用。正如古特雷斯所说,当前世界面临诸多危机和挑战,更加需要多边主义,更加需要国际合作,更加需要强有力的联合国。有了中国的支持,联合国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深入理解世界已经发生的变局、变革与变化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的应变。我们看到,全球与国家层面的应变已经开始。

  2.1 大设计作为策略。维克多·马格林在《扩展或可持续的世界:发展的两种模式》中,提出世界是一个由有限资源构成的相互制衡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中的某个环节被破坏、平衡被打破,甚至某些基础资源被耗尽,那么这个系统将会遭受严重损毁甚至可能崩溃。因此,是时候用设计的力量调和扩张与可持续两种模式。

  设计的力量在埃佐·曼奇尼的《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中被比较全面地诠释出来。他指出,设计关注为了实现期望的功能和意义,事物应有的状态。它发生在开放式的协同设计过程中,不同的行动者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设计是一种人人都有的能力,而设计专家的作用就是发起和支持这些开放式的协同设计,利用他们的设计知识去构思并优化出轮廓清晰、目标明确的设计活动,推动社会技术实验和广泛、复杂的社会学习过程,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实际行动的反馈方面,《人类的明天》一书的作者席里尔·迪翁强调,在末日来临前,人类正在创造重生的机会。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1200个变革城镇,800个创新城乡粮食合作供应系统,上万块城市农庄,4000种自发性货币。拯救并非不可能,危机有解决之道,而且成千上万人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

  2.2 新文科作为策略。在全球危机面前,教育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先行者,构建一个能够适合未来发展的教育体系,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为2035年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新文科建设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加强新文科建设,要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人类社会巨变、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人人设计的时代环境中,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学科教育体系如何成长?除了教指委委员外,这也是所有的大学设计学科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

  如果要真正地应变,必须要主动求变。求变来自于每个个体,基于自身独特的位置和差异条件,对当代总体危机做特色的回应,并确立自身的道路。

  3.1 教育部六点总结。2019年12月,教育部党组成员翁铁慧副部长对中央美院设计学一流学科发展进行了考察。随后,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部长莅临,对设计学科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过程中陈宝生部长对设计学院的教学改革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基于现有成果,对设计学科整体提出了6点指示:第一,坚持厚基础共享;第二,推动宽口径选择;第三,加强大空间交叉;第四,实现全链条创新;第五,推进非线性加强;第六,着力整体化提高。

  3.2 体系变革。自2014年启动教学改革以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便开启了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高密度跨领域交叉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征程。教育教学改革团队始终强调“唯有创新,才能以变应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围绕“双一流”国家战略与设计学科“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以全球视野为基础,立足对中国社会和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形态、经济模式的总体研判,已经形成了以“战略设计、科技设计、设计思维、产业设计、设计理论”为基本架构的新文科设计学体系建设模块。并在应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过程中,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不断推进吻合国家新文科建设指导精神的学科资源整合与平台化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学宗旨是三位一体、同步发展的,强调学生动机重启、教师主体觉醒、学院开放优化。面对人类生存的困境,面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巨变,设计学院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倡导突破传统学科的管理模式,在保留传统学科专业技术性的同时,进行多学科的联合交叉发展,来创造出适应时代变局的新学科。

  中央美术学院线 学科优化。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设计、艺术治疗、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等新增二级学科。

  设计学院硕博研究生课程紧紧围绕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战略为核心框架,深度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群布局,以趋势研究、未来洞察、国家战略、前瞻应用为核心的战略设计教育与研究体系。重点关注国家战略创新、区域战略发展、全球设计趋势、数字经济与创新战略、大数据与计算设计、未来生活方式研究、物联网与设计战略、智慧城市设计等。形成以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为核心的科技设计教育与研究体系;重点关注智能科技与设计创新、数字科技和设计创新、机器人艺术与设计、生物科技和设计等。形成以生态建设、产业服务、市场应用、商业发展、人类需求为核心的产业设计教育与研究体系;重点关注生态危机设计、社会设计、创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服装首饰设计、生活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媒体及交互设计、公共艺术与设计等。形成以设计思维广泛应用于普遍社会和经济问题解决的创新思维设计教育和研究体系;重点关注设计管理、服务设计、社会创新设计、跨领域创新设计等。形成以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基础等为核心的设计史论教育与研究体系。同时融入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创新工程及艺术与科技的相关理论。

  在“五位一体”的学科构架下,通识教育、开源编程、跨领域研究性课题作为必修课程特色亮点,将科学技术的探索研究大量引入设计学科,将使命责任的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设计学院的创新改革已形成完整的可持续优化体系,服务于国家对科技与制造业、以及民生福祉相关创新产业着力发展的布局,用教育助力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

  3.4 人才选拔。不仅是校内教育,人才的识别也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对于报考中央美院的考生来讲,绘画造型能力是必备素养,此外,我们要强调的是考核能够有阅读、有思考、有问题意识、有批判精神的学生。

  2015年的考题“棒棒糖”,考核了考生如何更好地表达生验及分析与再设计的能力;2016年“转基因鱼”,考察重点转移到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当中,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问题的思考;2017年“答案在风中飘荡”,更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音乐人鲍勃·迪伦事件所引发的全球关注置于每位考生的面前——这也体现出国际领域内社会文化包容性等诸多问题;2018年“幸福指数”,2019年“我的群体”,再到2020年的“面向关系”,考核学生个体与社会与群体之间,从人到物到空间等各方面的思考。设计学院的试题一年年递进,一层层突破,其背后呈现的不仅是以招生考试改革为契机,改变对人才的识别和培养方式,更是设计学院对未来专业设计人才标准的新选择。我们希望考生不仅为求学而来,更要为实现个人价值以及怀抱对社会文化价值传播的责任感而来。

  站在新时代、新百年的起点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持续地推进招生考试改革,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标准,以独特的“命题”选拔优质的新生力量,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与保障。

  3.5 平台建设。在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央美术院在怀柔科学城规划了艺术与科技研究院,这为艺术与科技提供了发展的巨大平台和空间。将来,我们要成立12个研究中心和17个度的联合实验室,以“推动社会进步”为视角,深度探索设计改变世界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青岛黄岛区,区政府一次性投资建立中央美术院未来学院。该项目位于西海岸新区,旨在打造依托海洋文化经济,不分专业,以未来学科、未来产业技术、未来材料及海洋生态研究为主体的开环大学。有鉴于此,设计学院将在海洋公共交通系统、海洋公共城市空间、文化空间、海洋人工智能、海洋生物材料工程和生物艺术、 生物设计等领域形成前瞻学术研究集群,响应中国的国家海洋战略、文化战略、创新战略和教育战略需求,同时为人类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提供教育研究的在地性标本。

  3.6 国家形象建构。从1949年的国徽,到奥运、世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识设计,再到国庆庆典策划、花车设计、队伍设计、国庆70周年庆典视觉形象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勋章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残奥会形象及景观设计,中国党成立一百周年标识和广场会场设计,和平解放七十周年中央代表团礼品设计,以及今天的人民币设计等,设计学院依托百年学院和设计学科师资平台,以五大学科建设体系为纲领,始终积极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计划,承担着国家重大设计和大国形象的建构。

  3.7 服务社会。我们同时也注重社会服务型设计战略项目,包括脱贫攻坚。在云南剑川、新疆墨玉等地,和民众之间深入沟通,帮他们缓解紧张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利用当地农产品创造自有品牌来提高经济收入。

  在教改过程中,学生的研究也更多地关注如何更好地改变社会。如自主研制掌上3D打印机,依据交通工具和生物学原理设计“细胞机器人”,开发可以书写诗篇的可穿戴设备,如在望京地区开展城市野地计划,对城市废弃和灰空间进行研究,植入不同的植物以改变社区的环境,以及通过大数据采集开发智能运动鞋设计系统等。这些课程成果不仅收获了千里行大奖、全国美展奖项等重要荣誉,也为教学改革成果的实践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通过网络开设了与疫情有关的创新性课程。例如,“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课程。2020年4月本科二年级学生融合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生命科学、病理学,以大湾区白鲸鱼海洋污染进行了一个具有深度调研数据分析、数据整合;如《模块化城市应急救援系统》和《5G智能城市疫情救护单元》,则是针对疫情的爆发,为城市应急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性服务设计和装备设计;再如《我们人类在火星》线上策展项目,在虚拟平台为策展设计和知识的传播开辟了第二战场。

  3.8 国际学术活动。一所好的研究型大学,应该脚踏实地地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负有责任。我们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包括与皇家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进行包括科学城市、生物材料、大数据所构成的社会形态、情感机器人等领域的合作。我们倡导搭建具有创造性的知识联盟,与其他大学建立合作机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全球问题。

  通过开展“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便是一项重要举措。以影响时代的事件为启始,重新审视当下社会语境中的艺术与设计,通过“激活创新”、“青年之为”和“教·育未来”三个阶段中持续性的主题分享、圆桌对话、教育实践计划、国际校长论坛等活动,深度探讨与拓展未来教育议题,重新定义未来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延伸传统教育边界,从而促进中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全新模式的构建,推动全球艺术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其中,“青年之为”项目共设立了17个课题,内容涉及未来城市环境设计、应对自然灾害、艺术理疗、思辨设计、人工智能、可持续城市水利用等,合作对象主要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全球十余家著名院校。“教·育未来校长论坛”也涉及到六个极具前瞻性的教育主题,即艺术教育——作为改变世界的力量、艺术管理论坛——艺术机构的教育本质、美术馆论坛——数字时代美术馆的机遇与挑战、艺术史论坛——如何书写全球艺术史、建筑论坛——走向新生态、设计论坛——教·育未来。

  2020年7月29日,习总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党和国家领导的指示要求,在国家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下,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正在以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即人类生存空间的新问题为依据,进行大踏步的变化和改革。

  借用勒·柯布西耶在一百多年前的话,“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这是你与我共享的设计时代。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希望与我们所有的教指委成员,以及全国大学和在线的设计师、设计团队的朋友们共同成长,为中国的设计教育和未来的设计市场打造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立场的平台。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 >
13760618647